400-602-6068 获取战略定位咨询
“复训一次,业绩翻番”,昆仑定位学员多次复训后的反馈
2025-06-09

在商业世界里,“复购”是最真实的信任投票。

在昆仑定位的核心价值观里,“复购率和转介绍是衡量客户满意度的唯一标准”。

 

昆仑定位母公司——成美战略定位咨询,27年打造139个成功案例,是中国成功案例最多的战略定位咨询公司,曾助力王老吉、百雀羚、东鹏特饮等知名品牌崛起,其中深度服务加多宝13个项目、百雀羚5个项目、SKG5个项目。白象食品、维他奶等企业经巨人投资、红杉资本等机构推荐选择成美。依托成美深厚的实战经验,昆仑定位课程品质同样广受企业家认可。 

 

01 从课堂到战场,昆仑定位护航

 

昆仑战略定位系列课程自2019年开课以来,已培训了超12万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创始人、高管与创业者等。更让人惊讶的是,有的企业学员已经“反复刷课”三四次,甚至十几次!从自己学到带着团队一起学。这背后,并非课程内容晦涩难懂,而是因为战略定位的实践是一个动态优化的过程。

 

在昆仑定位的课堂上,“复训”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学习行为,成为企业持续进化的关键密码。昆仑定位《战略定位实操班》的实效性,在众多学员企业的业绩增长中得到验证。众多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带着实战困惑重返课堂,又带着升级认知回归市场,通过应用课程方法论,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商业突破。

 

当北京某财税公司的姚总第3次走进昆仑定位的课堂时,她的感受格外深刻:“从第一次的似懂非懂,到现在的融会贯通,教会我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这种认知的迭代升级,正是众多企业家选择复训的初心。就像酿酒需要时间沉淀,战略思维也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淬炼。

 

从事酒业的王总对此深有体会。在行业整体下滑的寒冬里,他带着团队前后复训8次,将定位理论转化为抵御风险的铠甲。“2021年拿到定位方案后,我们像握住了一张航海图。”王总说,“正是对战略定位的这份坚守,让我们在风暴中找到了生存之道。”8次复训,不仅是对知识的巩固,更是对战略定力的持续锻造。

 

这种定力在复训3次的牧泉生物科技张总身上也得到了完美诠释。2019年确定战略定位后,即便遭遇疫情冲击,企业依然实现了30%以上的年增长。张总说,“现在主营产品占比超90%,全公司上下一心,都清楚方向在哪。”这种战略共识带来的,不仅是业绩数字,更是一种从容应对变局的企业气质。

 

战略的价值,最直观且最终要体现在经营成果上。东甲粮仓梁总对此最有发言权:“执行定位一年,业绩翻倍,利润增长50%。”第2次复训时他感叹:“温故知新后,每个决策都有了更清晰的逻辑。”这种从量变到质变的跃迁,正是战略定位最动人的见证。

 

而冬己麦芽糖夹心饼干熊总的故事,则书写了品类冠军的成长史诗。第4次复训时,企业已连续6年稳居品类第一。“在同行下滑时,冬己在战略定位的指导下依然保持增长。”熊总说,“定位不是一劳永逸的答案,而是需要持续校准的指南针。”

 

这些企业虽处不同行业,却共同诠释了一个真理:战略定位不是纸上谈兵的理论,而是从认知到实践、从理论到成果的完整闭环。在昆仑定位的课堂上,每一次复训都是认知的刷新,每一次实践都是战略的深化。从认知觉醒到业绩增长,从单打独斗到团队共识,昆仑定位的课堂正在帮助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不确定的时代找到确定的成长路径。而这,或许就是企业家们用“复购”投票的最好理由。

 

02 精雕细琢,传授真知灼见

 

6月4-7日,在企业家们的热切盼望中,昆仑定位第62期《战略定位实操班》在广州火爆开讲,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家、高管齐聚一堂,在四天三晚的密集学习中共同探索企业战略定位的核心奥秘。本次课程由昆仑定位首席专家梁山老师和昆仑定位总顾问、成美战略定位咨询董事长耿一诚老师联袂主讲,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剖析、实战演练等多种形式,为学员提供了一套系统化、可落地的战略定位方法论。

 

 

“商业竞争的终极战场不在市场,而在顾客的心智。”梁山老师在课程开始便强调的核心观点。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消费者心智已成为最稀缺的商业资源,研究表明,人类短期记忆有限,消费者最终能记住的品牌往往不超过3个。想象一下,当你想买空调时,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品牌是什么?当你要选择一款凉茶饮料时,下意识会拿起哪一罐?这些不经意的“第一反应”,就是心智资源在发挥作用。

 

 

王老吉的案例最具说服力。其从区域性凉茶品牌成长为年销百亿的国民饮料,关键在于将模糊的“凉茶”概念聚焦为清晰的“怕上火”场景定位。这一转变背后是对消费者心智的深度洞察:中国消费者对“上火”这一民间概念有广泛认知,却缺乏明确的解决方案。通过占据“防上火饮料”这一心智空位,王老吉成功开辟了全新的饮料品类,创造了中国饮料行业的奇迹。

 

梁老师强调:“心智资源一旦建立就需要持续维护”。许多企业常犯两个致命错误:一是忽视心智资源建设,只关注短期销量;二是随意改变定位,造成认知混乱,最后消费者已经分不清它到底代表什么。

 

 

昆仑定位总顾问耿一诚老师是中国最早研究定位理论的专家之一,亲自主导了王老吉、SKG、广州酒家等标志性定位案例,既精通中西方战略理论,又深谙中国市场规律。在本次课程中,耿一诚老师亲临现场,以其独特的理论背景和实践经验为现场企业家分享某民族化妆品品牌的蜕变故事,详解实操背后的原理,揭示企业战略思考误区。

 

 

“很多企业死在最后一公里。”耿老师总结道,“定位确定后,只讲执行不论质疑,需要企业上下一致、All in执行。”因为在耿一诚老师多年的经验看来,做好战略定位难的不仅是制定,还有执行。他提醒企业家:“再好的定位,如果不能转化为企业的日常运营活动,也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为此,他在课程中特别强调战略与战术的协同关系,在案例中展示企业如何从消费者调研、渠道选择到营销传播,全方位地强化战略定位。

 

正如克劳塞维茨所说:只有战争的效果才能反映战略的正确与否。昆仑定位成立六年即成为行业领导者,正是战略定位理论在商战中一次教科书级的胜利。这背后究竟做对了什么?在昆仑定位创始人向光宁现场分享中,揭晓了关键答案。向光宁表示:“战略的本质不是选择做什么,而是决定不做什么。当你的定位足够锋利,市场就会为你让路。”

 

 

知易行难,昆仑定位发挥的作用就是帮助企业家找到定位。晚间,学员们以自身企业为案例,在昆仑专家指导下梳理企业困局,厘清定位思路、练习制定方案。这个过程中能帮助学员们更好地了解定位的制定、掌握定位的运用方法。

 

 

复训率居高不下反映了昆仑定位课程的持续价值。因此,在本期课程上多家企业签约昆仑《战略定位微咨询案》,由27年实战经验的成美专家团队辅导,为企业厘清方向,锁定核心赛道。

 

03 战略决定未来,选择大于盲目努力

 

其实,很多企业家第一次来上课时,并没有抱着太高的期待。毕竟,“战略”这个词听起来总有些抽象,仿佛离日常经营很远。但当他们真正坐进课堂,才发现这不是一场空谈理论的讲座,而是一场对企业自身的深度诊断与战略重塑之旅。

 

第一次来上课的汪总与我们分享道:“集中优势兵力这句话我非常非常认可。就像是要做一个亿的规模,没有定位,可能你会去做100个产品,有了定位,你会发现做10个产品也能达到一个亿的销售规模。所以通过学习,我们把定位找准,所有的方向就围绕这个定位去做,我觉得一定能在市场当中异军突起。”

 

 

当被问及为什么愿意反复参加同样的课程时,一位复训的学员给出了最朴实的答案:“因为每次来,都能带着问题来,带着答案走。在这个课堂上,我投入的每一分钟,都能在企业的实际经营中看到回报。”这或许就是对课程价值最好的诠释。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真正稀缺的不是知识,而是能够持续提供价值的成长伙伴。昆仑定位的《战略定位实操班》之所以能让企业家们一次又一次地回来,正是因为它超越了传统培训的界限,成为了企业家商业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成长伴侣。

 

 

对于寻求突破的企业而言,昆仑《战略定位实操班》或许是最值得投资的战略学习之一。本期《战略定位实操班》已圆满结束,如果您对昆仑的课程感兴趣,请留意下一期7月3-6日广州,期待与您共同探索企业增长的无限可能。